1月20日,TikTok重新在美国上线,这原本是一件让用户欢呼的事——1.7亿“TikTok难民”终于等来了回归的这一刻。
但事情好像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。狂欢过后,抱怨声接踵而至:“这是我们记忆中的TikTok吗?”、“和之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啊!”——这股失望的情绪甚至让一些用户直接选择弃用。到底发生了什么?TikTok难道真的变了味儿?
从“搞创作”变成“搞审核”,难搞了!
先来说说用户最直观的感受:发布视频变麻烦了。以往轻松上传、快速分享的体验,如今被一套人工审核机制给“套牢”了。
不仅视频内容被更严格检查,就连某些轻松搞笑的创意也可能因为触碰模糊的“审核红线”而流产。换句话说,许多人一下从“随心所欲的创作者”变成了“应试型选手”,个个战战兢兢,小心翼翼。
更让人糟心的是内容传播的限制加大了。某些出圈的爆款视频,现在因为传播审核卡在半道上,成了“半成品”,没有完成病毒式扩散的那种快感。甚至连用户点赞频率、评论密度等都被打上了更多的审查标签。有不少人开始抱怨:“感觉像Meta那一套僵化的标准,太不给力了!”
除此之外,曾经让人津津乐道的算法推荐似乎也没有之前“懂你”了。有用户吐槽视频质量下降了,推荐内容不贴心,连滤镜和特效风格也变乏味了,有点向INS看齐。曾经被视为短视频领域“独一档体验”的TikTok,现在竟然成了一种说不清、道不明的“四不像”。
从风光无限到步步惊心,TikTok可谓实惨
值得注意的是,这真的不是TikTok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寒意。早在2020年,TikTok就曾面临被封禁的巨大威胁。
当时,美国政府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理由,要求TikTok出售其美国业务,那会儿微软甚至联合沃尔玛有意接盘。同年,甲骨文(Oracle)站出来愿意为TikTok的数据提供托管服务,才好不容易让禁令被搁置。
但问题并没有因此画上句号。几年来,TikTok在美国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高度的政治风险。后来的服务中断和恢复看似偶然,其实背后藏着更深的故事。比如这次的“重生”,就有不少用户猜测,TikTok是不是被Meta或其他科技巨头收购或者整合了。虽然这个说法官方没有承认,但TikTok如今越来越“像Meta”的模样,的确让人难免多想。
而这,也让人不得不提到Meta与TikTok之间的那点儿“明争暗斗”。
Meta对TikTok的打击,可不只是有“内味儿”
一直以来,Meta(也就是咱们熟知的Facebook母公司)对TikTok非常“在意”。不仅开发了对标的Reels,还通过政界游说,强调TikTok可能对美国的“国家安全”构成威胁,变相在政策层面给对手制造麻烦。这直接导致了TikTok一遍遍被推到风口浪尖上。你可别小瞧这种手段——消费者看到“不安全”的标签,自然会对产品产生疑虑,进而影响品牌发展。
除了游说,Meta还在用户体验和技术层面使劲追赶。比如,强化Reels的推荐算法,改进用户界面,企图抓住短视频市场的年轻人群。对TikTok来说,这显然是充满压迫的竞争环境。但你不得不佩服Meta这一手“明枪暗箭”玩得是真溜。
一个平台的变质,谁是最大受害者?
所有的风波不只是平台自己的事,离开平台的创作人也大批受到波及。TikTok为很多年轻人提供了创造机会甚至收入来源,比如有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小博主,凭借分享家居DIY视频,在一年内赚到百万美元。这不是极端例子,而是许多年轻创作者的缩影。
如今,严格的内容审核和更高的创作门槛像是在“关停放水的龙头”。一些用户抱怨,拍内容成了受限游戏,“我发视频不是为了迎合审核规则的”。创作灵感受到限制,收入自然也会跟着缩水。对TikTok而言,这不仅影响了用户活跃度,还侵蚀了它赖以生存的商业生态。
若再往大了看,TikTok的现状也折射出一种全球化科技平台的普遍难题:一边是商业扩展的野心,一边是政府监管的绊脚石。
美国、欧盟齐施压力?它们各怀小心思
举个例子,美国政府大张旗鼓说制裁TikTok的理由是“保护用户隐私”。但你要真信了就太天真了。大企业与国家间的博弈往往不止表面见钱见利那么简单,更掺杂了技术竞争和地缘政治的考量。比如,华为早前遭遇制裁,部分原因就是美国不希望这一中国科技巨头占据全球5G市场的主导地位。
TikTok和其他中企在欧美市场的处境,也完美契合这一逻辑。在欧盟,TikTok遇到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隐私防护。去年因为没有满足监管要求,TikTok甚至还曾面临巨额罚款威胁。由此可见,作为全球化科技力量的代表,这款短视频平台早已跨越了纯商业逻辑,而成为了某种“棋局”中的棋子。
逆风翻盘,这事儿不容易
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推向舆论漩涡的TikTok,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它能否渡过这难关?这事儿谁也说不准。创作者们在其中找不到出路的时候,未必会耐心等待平台改进。而TikTok自己呢,现在的每一个动作也都像走在“钢丝绳”上——走稳了或许能继续前进,走错了步将可能大批掉粉。
但不管如何折腾,全球使劲往前跑的那股力量还是不会停止。说到底,科技企业们争的是市场和用户,谁能真正站稳脚跟,还是要看后续操作。
平台或许会一直变,但人们对公平、有趣、自由表达的期待却始终不会变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